更少沟通,更多思考
我将讨论更少沟通和更多思考这两个话题,更少沟通是未来工作的一种趋势,而更多思考则是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更高要求。
更少沟通
在我看来,随着越来越多好用的AI工具的出现和普及,未来的人们在工作中应该只需要更少的相互沟通而不是更多沟通。我的逻辑是,在AI的加持下一个人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完全可以独自完成一整块事务,而曾经同样的事情可能需要一个小团队才能完成。
这种感觉源于我近期的工作经验。我是团队的工程负责人和各种后端系统的开发和运维,虽然我对于后端系统的开发和运维都很熟悉,但对于开发我们创业在做的那个桌面端应用几乎完全不懂。最近出于补位需要,给自己也摊派了一些桌面端应用的开发工作,结果却有了惊喜的发现:
- 桌面端应用依赖的各种后端接口本来就是我来提供的,虽然已经前置做好了接口设计,但在开发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接口需要调整,亦或者某个逻辑在某一端实现更合理更方便的场景。面对这种情况,我可以快速选择方案,快速实现。几乎不需要跟任何人沟通协调,非常高效。
- 开发工作完成之后,我需要对功能进行联调测试。而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服务端环境的部署,本地测试数据的准备,各个端日志的查看等等,我自己就可以完成,而不需要更别人协调时间,所以也可以快速完成调试。
- 由于我同时知道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实现,我也可以在某些设计上进行取舍,加强或减弱某些校验,大幅提高有效工作的占比。
- 对于产品方提出的新增需求,我也可以根据情况来判断应该修改哪部分的代码,即使是两端都需要修改,我也能够快速完成开发和测试。
结果就是,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一整套需求的开发,全程几乎不需要跟任何人沟通。
这件事情让我觉得,以前我们因为工作量太大而不得不执行的分工逻辑,一定会发生变化。一个超级开发者完全可以在各种智能工具的帮助下,完成以前只能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此时更多人一起开发,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可能增加了很多无意义的沟通成本。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现在由于分工,两个人需要协调了。最近听到的一句话是“超级团队,每多一个人,就少一分超级”,深以为然。
上面的说法肯定有些绝对,不过有些我们习惯的事情,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这里说的更少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更多的沟通会出现人在与智能体之间,人与工具之间。同时,更少的沟通不代表对于沟通能力的要求降低,反而是大幅提高了。因为如果我们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那就意味着与智能体沟通的准确性需要大幅提升。否则,不论人工智能多么强大,如果它没有听懂任务目标,没有准确理解任务需求,那它也不可能优质地完成工作。
更好的沟通能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更多有效的思考,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讨论的话题。
更多思考
记录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本来我是把更多思考这部分放在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的。而就在我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突然在工作群里看到了一个同事提报的线上问题。此时是夜里十一点钟,虽然很晚了,但作为工程负责人确实应该来跟进一下。
然而,我从开始接手,到最终基本定位问题,大约花了一个多小时。这个问题是一名前端开发的一次修改引入的。我对于前端的代码完全不懂,所以是在AI的帮助下完成分析的。
作为团队的工程负责人,这样的做法可能是合适的。但对我个人来说,这种行为确实值得商榷:第一是这个问题并不着急,明天上班之后再处理也来得及;第二是这个问题其实是我组里一个开发同事的代码问题,我交给他来处理会更加合适,也可能会更快;第三是这件事情对于此时此刻的我来说并不重要,却被它打断了可能对我(以及我们创业团队)来说更有意义的思考。
我很怕自己的生活陷入一种无意识的惯性之中,只记得低头做事,却忘记了抬头看路和驻足思考。当一套工作或生活的轨迹逐渐形成,如果不懂得跳脱出来审视和思考,识别这条轨迹上存在的问题,就很难快速成长。一不小心就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出去很远,亦或者像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周遭,不敢心怀期待。
现在回想起曾经的一些工作经历,其实不论自己多么努力,也无法换来公司业绩的增长。不谈所谓职业道德,关于工作我最重要的思考应该是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机会在一份工作中撬动最大的杠杆。这不仅包含我可以带给公司的,更包含公司可以带给我的。我也是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有了这样的视角。
我之前看过一个课程,主要内容是该如何成为一名超级开发者。课程的很多内容我都已经忘记了,但作者在用了开头的多个章节在反复论证一件事情:超级开发者要仔细论证需求的合理性。那时我才有了一个认知,高效的开发者不仅是多快速度完成了一个需求的开发,更是如何保证自己的精力都在解决最重要的事情。后来的一个成功实践是,我用了两个小时,跟业务方说明为什么她们让我们开发的那个需求是无意义的,这节约了我们接下来可能的几周无意义的投入。这才是真正的高效。
我曾经看过一个心理学的书籍,亦或者时间管理的书籍,里面提高做计划是一件非常消耗大脑能量的事情,所以人们会因此而不去做计划,只想要尽快做事情。但是,从目标管理或者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为自己的工作制定计划并周期性地对焦,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自己把精力投入到无意义的事情之中。
我自己的一个比较好的实践是,每周都对工作做计划,同时每天都抽出时间来审视这份计划,确认自己的注意力投放和每个目标的进度等,这非常有帮助。然而,也有很多时候,当我满脑子都想着尽快解决眼前事务时,我甚至可能一周时间都不会去创建这份文档。此时,我可能会完全迷失在解决一个非常具体的非常细节的问题之中,完全丧失了对于整个画面的观察能力。这是我未来工作需要避免的。
我们在软件开发中也会面临一样的问题。如果专注于快速堆砌功能而不去思考设计是否优雅,代码是否应该重构等等,虽然刚开始的速度可能会很快,甚至后续新功能的开发也会比较熟悉。但架构的缺陷和不良的设计终究会暴露,代码也会逐渐失控,最终该投入的思考一点也不会少。
结论
我有两件事情需要做:
- 在思考上更勤快,要时不时把自己从具体的事情中抽离出来,形成一个个系统性的思考,来指导自己和团队的工作。
- 在行动上更勤快,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个行动者的时代,也只有行动才能拿到有意义的一手认知,才能真正帮助团队,同时换来自己的成长。